2020年9月7日上午,国际合作处召开全体职工会议暨开展家风教育“三个一”系列活动动员会,处长陶大云向全体职工讲授了良好家风的养成与教育。
开展家风教育,树立良好家风,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趋于成熟化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其中的自治涉及到个人、家庭、社区、村镇的管理和治理,与乡村振兴密切关联。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长期以来,我们使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培养人、教育人。而新时代党中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个人、家庭的思想、言行,把远大的理想落到具体的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让每个公民有了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治国理政的具体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者精神养成良好家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民族主权国家的一员,首先要爱国;还要敬业,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生命、生活的组成部分,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不能顾此失彼;最后作为人要做到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在这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自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现阶段自由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虽然没有绝对的普世价值,但人类有共同的价值。志愿者精神是志愿服务的一种精神体现,要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
良好的家风与个人的成长、幸福密切相连。现代社会突出了人的作用,特别是个人的作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天的法治社会,将人作为平等主体对待,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个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生活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里,每个人都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追求家庭幸福,同时肩负起培养下一代和赡养老一辈的责任。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应身体力行做出好榜样,把远大的理想体现在自己日复一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里,不做两面人、身心分离的人,要做人格完整、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教育培养好下一代,才能建设和谐家庭,也才能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会议要求,一是通过申创全国文明单位工作和志愿者活动,国际合作处每个职工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者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自觉率先垂范,发展好自身,教育好下一代。二是要立足于小群体,连接大社会,要理解小群体,也要理解大社会,要表达自我,也要理解他人,认识人类文明的本质和走向。三是要思考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立。现代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社会秩序,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建立起来的,持续了70多年的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这个秩序正面临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理、规则、方法、机制、组织等都亟待建立,要用好现代科技、全球市场两个核心手段。四是要思考和研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机构如何改革。现有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和科技进步,必须基于新时代农业科技进步规律和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进行改革、创新。五是要将落脚点放在我院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上,“十四五”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必须做重大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然要求思路上、方法方式上、管理上要有大的创新。(审核人:陶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