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被视作农业的“芯片”。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是中央提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进一步发挥促进我院承担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院相关工作部署,12月6日,李学林院长召集我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召开了专场工作调研座谈会。
我院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35人,其中包含10名岗位科学家及25名综合实验站站长,2021年新增花卉、花生、西甜瓜3个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各自领域育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共性关键技术、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展开交流。
李学林院长指出,云南种业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成效,要充分利用发挥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优势,要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重要贡献。首先要切实摸清“种子家底”,明确优势和不足;二是要加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鉴定和利用,不断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三是要推进种业创新攻关,打造生物育种联合实验室,在种业“卡脖子”问题上“啃硬骨头”,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依托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资源优势打造生物育种联合实验室,把云南建设成特色经济作物种业基地。(审核人:屈云慧)
调研会座谈现场一
调研会座谈现场二
李学林院长作相关工作指示